
根据2014版总规,长沙沿多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突出“山水洲城、一江两岸”的城市总体形象。
“一轴”为湘江发展轴,“两带”是北部发展廊带和南部发展廊带,多中心为一个城市主中心、两个城市副中心、五个组团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一主两次五组团”和长沙市规划局此前公布的拟报审批的2010年修订版表述有了变化。2010年版本中,“一主”为河东主城市区,“两次”为河西新城、星马新城,“六组团”为高星组团、捞霞组团、暮云组团、坪浦组团、黄榔高铁组团和黄花空港组团。
2014版总规中,“一主”为城市主体,“两次”为岳麓片区和星马片区,“五组团”为暮云组团、金霞组团、坪浦组团、空港组团、黄黎组团。
“片区和组团都有区域的概念,但片区往往是行政区划范围之内的部分,而组团强调功能。”朱翔说。“现在这个结构来说,是很合理的,不是中心区发展,而是中心区和边缘组团共同发展,中心区主要搞第三产业,边缘组团强调发展特色产业,这样有利于城市中弹性的空间结构,带动城市高效运行提升。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