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
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游览区面积553.3公顷,最高峰海拔295.7米。山涧幽壑,峰峦挺秀,树木葱翠,风景幽美。又名灵麓峰,乃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汉魏以来,历代都有文化遗迹,以晋初麓山寺、隋舍得塔、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岳麓书院、禹王碑、明云麓宫、清爱晚亭最为著名。近代革命家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焦达峰、蒋翊武、禹之谟、刘道一、陈作新、刘昆涛、黄爱、庞人铨等葬于此。这里又是重要文化教育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汇集于此。1975年辟为岳麓山公园,1972年湘江大桥建成后,岳麓山、桔子洲和长沙市区连为一体,游人日众。
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14]橘子洲位于湘江中,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3][5]岳麓山景区内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并有大量珍贵的濒危树种和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3][4]岳麓山是融中国文化精华的儒、释、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历史上鸿儒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