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很正常的。洪涝和干旱都与降水有关。降水又跟我国雨带的推移有很大的关系,当雨带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就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雨带每年会在4,5月份在广东地区开始向北推移,大概10月份在陆地上消失,一般洪涝之后发生干旱是时间就是在秋冬季节
不是的。造成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随着全球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人们焚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不会导致降水量偏少,但会使全球冰川加快消融、海平面上升、降水量重新分配等,危害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造成极端天气频发、强度增强,比如突然性的暴雨、长时间的干旱等等。
我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现在不如以前那么“风调雨顺”,该晴的时候不晴天,该雨的时候不下雨,极端天气比以前多了不少,比如去年西欧的洪涝、河南的暴雨等,还有广西的连年干旱……
我们知道:乱砍滥伐,会导致干旱;植树造林,会改善生态。世界上所有的干旱地区,没有一处是因为造林种树引起的,也没有发现哪一处是因为种植桉树而造成的。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