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4日,长沙大学创办。长沙大学为湖南省第一所职业大学,是由教育部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在全国首批建立的17所短期职业大学之一。学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依靠地方投资,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定址北区熙宁街39号(原长沙市第九中学校址)。学校设有人文、外语、财经、艺术设计工程,机电工程等5个系,中文秘书、工业与民用建筑、纺织、计算机应用等15个专业。学校在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聘请教授、讲师、工程师等兼职教师授课。各专业面向长沙市、郊招生并实行走读。主要从参加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达到大专录取分数的考生中择优录取,学制3年。学生每期交纳少量学费,书籍、伙食、医疗、住宿、交通等费用自理。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享受学校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国家承认其大专学历,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经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由省教委统一派遣,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
1983年9月18日,长沙大学正式开学。
1993年5月4日,长沙大学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
1937年10月,国共合作抗日的形式,中共中央派徐特立,王凌波从延安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历时近三年,由徐特立担任代表高级参议,王凌波任办事处主任,2020年3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8年3月,办事处从蔡锷中路徐四巷15号迁往寿星街2号。通讯处成立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救国形式,吸收革命青年分赴抗日前线,向抗日前线转一通讯器材和医药用品,1938年,通讯处被焚毁,现已安元茂传修,1972年,省政府将徐祠巷15号确定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作为革命基地,并从新修缮对外开放。
1993年建立社保制度,1994年建立社保个人账户,各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国营单位、大集体所有制单位同步跟进。
其他单位1996年全部进入,1997年对整个社会放开。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