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信息内容详情

旅游胜地的胜的意思?

2025-07-21 11 51kk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文学家韩愈笔下的宜春是怎样的?

水秀山灵萍实城,城中幽趣每关情。

安期几到寻棋侣,方朔真藏隐宦名。

春渍苔纹沿石塔,月含松韵杂吟声。

犹拘玉陛空怀想,须蹑虹梯先问程。

——春台晓日 王钦若 栖霞阁

谪官谁住小蓬莱,唯有宜春有古台。

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

云中罗绮香风落,月底笙歌醉梦回。

莫怪江山苦相助,骚人没后得真才。

——李觏 宜春台。

江山多娇,宜春如画

问题;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文学家韩愈笔下的宜春是怎样的?

前言:

题主说的这两句诗,出自韩愈的《祖席 得秋字》

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韩愈这首诗因送行被贬谪的好友而作,他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也被砭往这里。

旅游胜地的胜的意思?

一、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三年( 808),韩愈的门生皇甫湜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在对策中触犯了宰相李吉甫,牵连到其舅王涯。

王涯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马,后迁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韩愈他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兼有与皇甫湜之谊,因而写《祖席》二首相送。一首云“得前字”: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

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

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一首云“得秋字”,即这首:

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旅游胜地的胜的意思?

二、简释

1、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并不是说分别在淮南,当时韩愈在长安担任国子博士,此处用《淮南子说山训》“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典故。大意是淮南王当年曾悲哀秋来草木零落,而我现独自伤秋。

2、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颔联流水对,含义更进一步,本已伤秋,又逢离别。离别本已悲伤,又难看羁旅漂泊之愁呢?

3、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上句继续用《《淮南子·说林训》典故:

有荣华者,必有憔悴;有罗纨者,必有麻蒯。

下句用《诗经风雨》典故: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咱们两位当年同科及第,曾经同有荣华之乐,如今您被贬谪,我还在长安享受荣华,但是我心中愿与您风雨同忧。

4、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尾联归结回到送别的主题,韩愈劝王涯保持乐观开朗情绪,宜春虽然远,但是江山如画,风景宜人。

宜春山水有名的是袁山和袁江,另有古台宜春台等名胜。

旅游胜地的胜的意思?

三、韩愈与王涯

元和三年( 808),王涯去了宜春,两年后,在元和五年(810年),王涯奉召回京。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涯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愈上《论佛骨表》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韩愈到达宜春, 此年九月,韩愈回到长安任国子祭酒。

长庆四年(824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太和七年(833年),唐文宗又任命王涯为宰相,九年(835年) 十一月,"甘露之变"发生,王涯在永昌里茶肆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全家遭诛灭 。

旅游胜地的胜的意思?

结束语

宜春又名袁州,今天为江西地级市,市内有袁州区。唐朝出了两位状元:卢肇、易重。

另外,大诗人郑谷也是宜春人,他晚年辞官归隐宜春仰山。

旅游胜地的胜的意思?

胜是指知名度较高,具有一定特色,对旅游者产生较大吸引力的游览区或游览地。

它可以是风光优美的山水名胜,如中国的桂林山水、南斯拉夫的达尔马提亚海岸、瑞士的日内瓦湖;也可以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名邦,如北京、巴黎、阿姆斯特丹、爱丁堡和佛罗伦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地中海海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沿海旅游胜地;海湾隐蔽、港口优良的英格兰考斯胜地是国际快艇航游的重要中心;以开展滑雪等现代冬季体育运动为特色的阿尔卑斯山和喀尔巴阡山脉是著名的冬游胜地。其他如天然狩猎场、温泉疗养地、宗教朝拜目标、著名文化古迹、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乡间别墅、充满民族风情的异族聚居地、特殊的动植物群落以至重大的体育比赛、人工创造的游乐场、独具特色的购物中心等都可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