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发源于广西,上游称为潇水,中下游为湘水,由南向北入洞庭湖,汇入长江。只有邵阳的绍水河是唯一一个由北向南流的河。毛主席有诗为证: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显而易见,毛主席给了答案了。
为什么会有由北向南流的说法呢?我查了下跟汛期有关。湘江是长江众多支流之一,它位于长江以南,长江处于汛期时负责为长江蓄水,所以由北向南流,以缓解水流过多过猛可能造成的洪涝灾害问题;非汛期时排水,促进水循环,所以由南向北流。
我想在这里跟各位解叙一下!
|湘江我的母亲河从小就生长在湘江边,在暑天,我基本两天次畅游湘江,从河东湘江边下水向西直游对岸就是桔子洲头了。这里我要说清的是站在桔子洲头面正好向南,却湘江水是向北流去的,桔子洲头公园中的伟人巨像面向正东方小偏南向,这一点,请相信,不要误读湘江水的流向了。谢谢大家。
潇湘有三解:
一是单指湘江,古称湘水,潇有形容水深而清的意思,。郦道元《水经注湘水》中有“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之句,所以古人把潇湘作为湘江的别称。
二是潇水和湘水的合称,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之句。因潇、湘二水均在湖南境内,也泛指湖南地区。三是古镇名,五代时置,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因当时潇湘二水合流处而得名,亦称潇湘关或湘关口。潇,指湘江上游最大支流潇水,潇水因其水流清绿幽深蘸得名。湘,指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张乐池,潇湘帝子游。”李善·注引王逸曰:“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唐·李白《远别离》诗:“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王琦·注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元·耶律楚材《用薛正之韵》:“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潇湘属湛然。”明·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潇湘:旧诗作中常指泪水语出:刘禹锡的<<潇湘神>>潇湘深夜月明时
这是主要从流域的覆盖面积来考虑的。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沅江干流全长1033公里(也有说1133公里 、1022公里 、1003公里 ),流域面积89163万平方公里。虽然沅江干流长度比湘江长不少,但流域面积不如湘江。换句话说,湘江在湖南省内覆盖的地盘大于沅江。所以,地理上把湘江定为湖南第一大河。(沅江有点冤!)
评论列表 (0条)